星座之家   >   风水命理   >   案例   >  正文

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兴国三僚

近年来,兴国三僚的名字频频见诸海内外媒体,被誉为“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其独有的风水文化资源,吸引天下爱好风水文化者不远万里前来“朝圣”。

三僚风水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风水文化村三僚的起源,和中国客家文化的起源与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三僚风水文化是赣南独特的民俗文化,体现了先民的生活智慧。要了解三僚,首先要从源头上追溯杨筠松(杨救贫)在赣南传承风水文化的轨迹。

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兴国三僚

三僚的风水文化史,源于这位唐末掌管琼林御库的金紫光禄大夫杨筠松先生避黄巢之乱,携御库秘籍弃职隐居赣南赣县、兴国、于都、宁都开始。

唐末客家先民为逃避战乱,南迁的第一站是赣州,他们纷纷涌入崇山峻岭环绕的赣南各地,开荒拓土,安身立命。而杨筠松的风水术为民间百姓开疆辟地、重建家园服务。杨筠松的历史贡献,就在于他第一个把皇家风水引入民间为大众服务。客家先民对风水术的渴求,不仅为杨筠松总结风水术创造了实践机会,更为他聚徒传艺、著书立说带来便利。

杨筠松与弟子曾文辿等人给后世留下《疑经》、《撼龙经》、《葬法倒杖》、《天玉经》、《青囊奥语》、《俯宗本源歌》等数十部皇皇巨著,系统地阐述了中国风水文化的理论体系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形成了影响中国1000多年的风水流派——赣派风水。这也奠定了杨筠松在中国风水文化史上的宗师地位。

三僚风水文化在全国独树一帜,成为一个影响全国的流派,与明成祖朱棣和明世宗两次下诏公开在全国征召风水术士活动中,三僚村的风水师独占鳌头有极大关系。廖均卿、曾从政曾被请到京城,为永乐皇帝择陵,即今明十三陵。曾从政二次入京,为扩建皇宫(今故宫)提供风水服务。据史料记载,历史上三僚先后有数十人成为皇家御用风水师。通过他们担任“国师”的影响,把三僚风水术传播海内外。

三僚村的来龙去脉

杨筠松的首座弟子曾文辿,是三僚曾氏开基祖。杨筠松云游天下,本无意在一地驻足,但曾文辿却想找一块吉壤安家定居。有一天,曾文辿发现三僚这个地方不错,就告诉杨筠松说他找到了一个“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凉伞遮荫”的地方,如果居住下来,子孙可以世代为官。杨筠松过去一看,果然是一块山环水绕的肥美盆地,盆地中间有一座长条形的石峰,正好是一个八卦罗盘形。盆地后部有一棵凉伞形的松树,树下是一块圆形巨石。他告诉曾文辿说:“这里果然是我们堪舆人家的世居之地。你看前有罗经吸石,后有包裹随身,住在这里,子孙世世代代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出门。”

杨筠松和他的弟子一起,在盆地中间搭茅棚居住,他们把茅棚称为“寮”,师徒三人三座茅棚,附近的人们就把这里称作“三寮”(现在写作三僚)。三僚村有两个杨公祠,曾屋的杨公祠安放的是杨筠松祖师和开基祖曾文辿的塑像,廖屋的杨公祠安放的是杨筠松祖师和廖金精的塑像。

三僚风水景观亮点

亮点一:三僚是天然的风水宝地,处处蕴含风水玄机。

三僚地形天生就如风水中的罗盘,圆圆盆地中的一座山是指南针,一条河如浑然天成的太极两仪。《易经》中的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 在三僚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现。村里有两条蜿蜒曲折的溪水平行地流淌在曾氏、廖氏的地盘之间,溪水流至曾氏杨公祠前则二溪合而为一地,形成了一条大溪流。最有意思的是,大溪流源头的水温左右两岸竟相差五六度。缘由系合而为一的那两条溪流水温不同,村里人把左边那条水温更冷的叫阴溪,右边那条水温更热的叫阳溪 。站在高处俯瞰眼前这块大盆地,曾屋村、廖屋村分别处在指针的两边,这就是三僚人说的太极图形中的两仪。

看风水已成为三僚人世世代代谋生的职业,他们在此基础上按照《易经》的原理,千余年来不断地对家乡进行着改造。小小的三僚村,已开发出了许许多多与生俱来的天然景致和通过人为劳力造就的人文景致。明朝后期,他们在距离村中心东、西、南、北面各5华里的山头上,均建了一座象征木星、火星、金星、水星,分别叫东华、西竺、南箕、北斗的寺庙,有意识地创造出了易经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三僚村之“四维”。

亮点二:曾、廖两姓按照易经“四象演八卦”的原理,演绎出了各自的八景。

曾氏的八景为眠弓岭、罗经石、小龙潭、留记珠石、西山晚照、东朝郭云、北浦渔歌、南林晴翠。

廖姓的八景是御屏帐、活龙脑、和合石、贤士石、甘泉井、章罡土、七星池、九尾杉。

三僚村简介

三僚村是一个典型的客家村落,属兴国县梅窖镇管辖,人口5000余人,18个村民小组。村民以曾、廖两姓为主。三僚,古称“僚溪”,地处兴国、宁都和于都三县交界之地,距兴国县城67公里,交通便利。

编辑:星座咖啡糖

今日头条

小编精选

新闻焦点

特别推荐

相关推荐
推荐
热门推荐